是时候写写酵素了。
你身边有没有亲人朋友,近年来非常热衷于制作和饮用酵素?我有,而且还不少。其中最典型的,是一对教师夫妇,我大伯和大娘。
事情发生在三年前的一个夏天,他们东南亚旅游归来,开始向家人广泛征集大瓶子、大罐子、大坛子,“腌咸菜激酸菜那种更好”。我心生疑窦,这是要大炼钢铁啊?大伯说,“你懂什么,我们得了真传,要做酵素!”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酵素”这个词,后来知道这个叫法起源...
2016年大年初四早上,噩耗传来,我曾经的学生丁韵因突发脑出血去世,享年22岁。
我曾经在一间NGO服务北京的农民工子弟,设计各种教材和培训内容,并长期跟踪近十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道路和命运。丁韵是其中之一。
她有一张鹅蛋脸,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她出生在戏班世家;她为了追求二胡艺术和母亲从江西来到北京打拼;她自己在一个假期就挣出了三万七千块的学费;她忍受了太多的白眼和嘲笑;作为一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赵晗财新传媒前公共政策记者,现任自由撰稿人,关注公民社会、城镇化、教育。微信公号:刻真(ID:BeAuthentic)。
赵老师最近在忙什么啊?好期待你的新闻大作。
《开始之前》最好。
描述的是极端现象,可能夸大了。陪伴老人和教育孩子是一样的,需要花时间而不是单纯花钱。子女确实是靠不上的。
基本上65岁以上的老人都是如此
对匮乏的恐惧。。现在的人是不会接受回到那种日子的
今天的日子要感谢邓小平啊,看看父母就知道了。
我父母也是这样,很难沟通,以前的日子确实是太艰苦了
从显微镜下看计划和市场两个时代的碰撞…
六月六日诺曼底断肠之后的四个月,我在云南文山五十二军军部出生。也许美军的一个英魂,进入了我的灵魂,二十五年后,我又回到了美国,在那里漂泊了一生。东方一直牵扯着我的灵魂,从来没有脱离开海峡两岸,儿女都在海峡南北两岸、太平洋东西大陆一辈子漂泊。我们是真正的第一代地球家族。最长的一天是李志文家族的起始点。
他们这种“怨言”并不代表他们在思考,他们只是在抱怨自己风光不再而已,就像艾希曼抱怨自己的计划不被采纳而被“最终解决”的人抢了自己的风头而已,期间不存在任何思考或怜悯。
说得好像奥斯维辛里面的德国人也曾思考过灭绝行为对不对一样。阿伦特早已告诉我们,人成为禽.兽的最重要一步就是停止思考,第二步就是自欺欺人,想方设法为自己的行为开脱。
作者的书评写得很精彩,一篇短文将书中精华尽现。
还是对过去知之甚少
作为二胎,深感我的存在父母就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
你好,财新博客都能看到全文,欢迎多多关注(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