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远不对你失望

表决心:似乎只有正儿八经写篇阅读笔记,我才能真正记下好书精髓。希望能多写些书荐,既分享阅读,也帮自己消化。最近还看了《扫地出门》,五星推荐!
在决定历史的重大时刻,对峙的双方可能都会心生疑问:上帝到底站在哪一边?1944年6月,德军和盟军的最高长官们也在心里嘀咕这个问题。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诺曼底登陆的成功,人类的历史会如何改写;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次战役成为二战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成功开辟了...
还没来得及消化魏则西、徐玉玉的悲剧,又一个青年离奇去世。他叫李文星,去年刚从“985”大学毕业。生前的最后两个月,身陷传销组织,也许痛不欲生。
有人问责招聘平台监管失职,有人痛骂传销组织,有人为李文星扼腕叹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竟也误入传销基地?
近日,腾讯“守护者”计划制作了一个小视频,邀请到20位年龄不等的嘉宾,向每人发送了一条诈骗信息,无一人相信。主持人问大家,觉得哪类人容易上当?众人给出...
本文为2017年01月30日旧文,原标题为:哪里有2017年最好看的春晚?
【作者按:春节前夕,在各种公司年会的觥筹交错中,可能没有多少人注意到,在北京郊区皮村有这样一场特殊的春晚。70多位业余演员,在一个没有灯光舞美、没有取暖设备的简陋剧场里举办给打工者的春节晚会,至今已经是第六年。今年有200多位观众前来参加,崔永元再次担任晚会的主持人。对于中国3亿多流动农民工来说,这是一场极具象征意义的活动,打工者们用自己...
作者:赵晗、魏佳羽
一、流动儿童
1《BiangBiangDe》
播放地址:
http://www.iqiyi.com/v_19rr9897aw.html
导演:张天艾
本片由柯蓝投资出品,张天艾执导并担当摄影,话剧导演杨婷倾情加盟。影片从几个外来民工子弟的角度出发,将视野逐渐扩大到亲情、教育、文化等层面,最终聚焦到北京城南霍村的一个“生活馆”,生活在霍村的外来民工子弟在没有户口、缺少学籍、经济困难等重重困境...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人们的目光曾一度聚焦在一个庞大的群体身上:打工妹。
当时,在广东的很多工厂,几乎绝大多数打工者是年轻未婚女性,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1991年,广州电视台播出的十集电视连续剧《外来妹》轰动全国。电视剧描述了赵小芸、阿芳、凤珍等年轻女性,从北方某穷乡僻壤到“天堂”广东打工的遭遇和挣扎。这是中国第一部反映南下农民工生活和劳资关系的电视剧。
两年后,1993年的11月19日,...
第一次听到“金正男”这个名字,是十多年前。
那时,我的一位港大同学每天关注朝鲜动态。一天,他大胆向我预测:“金正男早晚有一天会被暗杀!”
果不其然。2017年2月13日,金正男疑似被女间谍杀害。
娼妓和间谍,怕是这世上最古老的两个职业。有时,二者也会结合。
有史以来,但凡情报部门都会利用男女关系接近他们的目标,实现他们的目的。
在利用色情搞情报方面,没人敌得过史塔西(Stasi, 德意...
"我们来自村 屯 坳 组 我们聪明的
笨拙的 我们胆怯的 懦弱的……
如今 我们跪着 对面是高大明亮的门窗
黑色制服的保安 锃亮的车辆
我们跪在地下通道 举着一块硬纸牌
上面笨拙地写着“还我们血汗钱”
我们毫无惧色地跪着"
——《跪着的讨薪者》,作者郑小琼
2014年的一头一尾,均有农民工讨薪的重大事件作为注脚。虽然2015和2016年相对平静,但欠薪问题似乎更加严重了。
2016年...
总有人想知道别人家的娇妻过得怎么样。
美国实境秀“The Real Housewives”,展示了贵妇们于不用城市的生活情境。在美国热播了五六年的《比弗利山庄娇妻》,人物关系愈发复杂,故事愈发有趣,令大众痛痛快快地过了一回“偷窥”富人的瘾。
不过,这种童话婚礼、豪宅名车、勾心斗角的生活,和ISIS的娇妻比起来——那简直不能比。
近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在新讽刺喜剧“Revolting”中播出了一段名为“伊斯...
2017新年伊始,说好“提头来见”的没来,越来越多的人在呛嗓子辣眼睛的雾霾中,抛弃了一切幻想,深深理解了一个时髦的词汇:新常态。
专家告诉我们:未来十几二十年,雾霾将一直与我们同在;即便我们不在了,它可能还在。
最新研究表明,雾霾不仅会入肺入血,更会入脑。雾霾可能会拉低一代儿童的智商,对成人则可能会造成记忆力下降,诱发老年痴呆,使人抑郁。
早在2013年,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
中关村二小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于校园欺凌的关注和反思,对促进中国儿童保护建设而言功不可没。
大量文章指引家长如果孩子被欺凌了该怎么办。有趣的是,鲜有文章提及如果自己的孩子就是那个欺凌者,家长又该如何面对?毕竟,这世上不可能只有被欺负的。
养育孩子绝非易事,成长道路难免坎坷。比承认孩子被欺凌了更难的事情,是承认自己的孩子是欺凌者。 “怎么可能呢?我的孩子我还不知道吗?” 是的,也许你真的不知道。...
北京中关村二小的校园欺凌争议持续发酵,已升级为公共事件。毫无益处的指责和八卦的口水可以先咽下去,有必要借此机会好好梳理全世界普遍存在的校园欺凌问题。
目前,关于校园欺凌的定义主要有挪威和英国等版本。希望中国的“专家”不要为了完成任务草率造定义,且听听一线教师、社工,以及孩子、家长、学校的观点。有一个现象值得反思:为什么出台了诸多政策,校园欺凌还是屡禁不止?
目前家长反馈强烈的,多是城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