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心慌气短,恼羞并存,百口莫辩,无以排解——不少八零后在与父母旷日持久的冲突中体会过这种折磨。严重者,长久抑郁,生存无力。
作为心理咨询师,同为八零后的路加对这些心境再熟悉不过。他的主要咨询议题包括亲密关系和抑郁等情绪障碍。找他咨询的人,已婚八零后居多。他们来访时的主诉可能是婚姻问题、外遇或工作压力,但似乎都绕不过去一个重要议题:与原生家庭的关系,或纠缠共生,或疏离冷漠。
尽管对一些观点有所保留,但路加对武志红所著《巨婴国》中提到的一些观点非常认同,例如在中国很多小家庭中父母和子女的“共生”关系,没有界限;“付出感”强烈的老一辈总是强调“你要听我的”,无时无刻不在干预着子女的生活;常常使用情感操控,例如“我都是为了你好”。
抱怨受控的小一辈,却又可能因为现实的方便和好处或者对原生家庭文化的认同,迟迟未能踏上独立之路。遗憾的是,很多人陷在一次次的互动冲突和恶性情绪循环中,从未觉醒。
然而觉醒之后可能更加痛苦。2018年春节前,一位化名王猛的北大留美学生,在网络上发表控诉父母养育不当的万字长文,称在少年时代受到的巨大创伤久久不能愈合。他已经连续12年没有回老家过年,已全面拉黑父母6年,以示决裂。
尽管不乏批评声称王猛脆弱,甚至评估他的精神状态出现严重问题,但王猛的知音并不少见,总有人多少能在他的伤心欲绝的讲述中找到一些类似体验。
这其中,与王猛同龄同届的路加拥有强烈共鸣,在看王猛的自述时,路加常发出“我们太像了”“我太理解他了”的感慨。
路加的心理觉醒和生活重塑要早过王猛很多年。作为“救赎版”的王猛,他完整地经历了“表达哀伤—接受现实—找出影响—重塑人生—和好关系”的全过程。
“我都要死了,你们都不言语吗?”
路加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出生在黄土高原上一个贫穷的农村,排行老大,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在他的整个成长过程中,鲜少见到父亲流露感情,从未感到过父母理解自己的感受。很不幸,他偏偏又是一个敏感的孩子。
如果问小时候的路加,父亲像什么?他可能会答:像个冰冷的石头人,很冷酷。
而路加的父亲可能觉得冤枉。已经那么努力为孩子提供了吃喝,甚至没像其他邻居一样因为贫穷让孩子辍学,你还要什么?“他觉得我应该感恩戴德。他不关心我,也关心不了,他在忙着挣扎讨生活。”
路加儿时患有鼻炎,虽不是大病,却非常难受,常挑战他的忍受极限。他极度渴望父母可以稍微关心他一下,做了几番尝试:“我生病了”——没人理会;“我很难受”——没人理会;“我觉得我都要死了”——路加看到父母仍在低头吃饭,仿佛没有听到。那是他第一次体会到绝望。既是重复,又是一种确认,他最后对父母说:“我都要死了,你们都不言语吗?”
那之后,日渐繁重的学业分散了路加的大部分注意力。高三时,学习很好的他想往北京考,但临报志愿前,家里却希望他选择一个家门口肯定能考上的大学,因为还有弟弟要读书,如果他考砸了,很可能没钱复读。尽管压力很大,但路加慎重考虑后还是决定放手一搏。最后,他如愿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
一上大学,路加就几乎不和家里联系。用他自己的话说,“离开家就跟死了一样”。本以为从此便得以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振翅高飞,可没想到,看似拥有自由的路加却越来越不自由,他感到自己步履沉重,无以为继。
就像王猛在自述中说的,感到自己哪里出了问题,无法完成常人理所应当就能做到的。他俩面对的最直接的挑战,一是没法好好工作,二是无法建立亲密关系。
从上大学开始,路加对父亲常年压抑的不满终于隔空发作,他越琢磨就越悲愤,越悲愤就越不接纳父亲,更无法原谅他。同时,他也开始出现抑郁状态,觉得生和死没什么区别。更可怕的是,他发现自己没有感觉了,身边的人遇到各种不幸,他无动于衷;自己被领导批评,生活遇到困境,他也无动于衷。
至此,他似乎看到自己成为了最不想成为的那个人,并全套传承了父亲的内在誓言,即:情感是没用的,要竭尽全力把情感拦在自己的外面,自己要跟自己隔绝。
很不幸,他偏偏是个敏感的少年。每每镇压自己的情感后,他精疲力竭。在平静的麻木中,他又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没有能力,不值得被爱。
爸爸的方式是骂,妈妈的方式是比较
最痛苦的那段时间,路加接触了一个信仰小组。他很稀奇这世界怎么会有无条件的爱,为什么还有人愿意相信爱,愿意敞开自己内心的伤痛。不过,当他听到大家要为何人何事祈祷时,虽头脑理解,心却不被触动。
无论如何,在这样一个支持性的团体中,路加建立了全新的被爱的关系。他开始有些心力去追溯自己感到无能和差劲的根源。
回忆令人痛苦。毫不费力地,他在脑中重现父母指责他时的口头禅:“德性”“废物”“没用的东西”“你还不如去死”……
他还忆起童年的一种窘迫的困惑:父母从来不教他技能,但发现他不会时,又加以辱骂。比如,父母觉得会修自行车是作为当地人的必备技能,但从未教过儿子。当路加被发现不会修车时,得到的是孩童无法承受的羞辱。又或者父母让年幼的他拿一些工具,却又从来没有告诉他什么是改锥什么是锤子,这些东西又放在哪里。当他不能迅速拿出某样工具时,父亲又会在言语上侮辱他。
在路加父母的人生经验中,孩子不用教,天生就该会干活。但路加动手能力并不强。“德性,这都干不了;没用的东西,死去吧;你还不如死呢……”父亲这些羞辱的话像钉子一样扎进他的心,即便多年后钉子不在了,钉痕还在。
母亲采用了一种更加常见的管教方式: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路加印象深刻的是,大约五岁那年,妈妈有一次骂他:“邻居家小孩都知道给家里煮小米粥了。你呢?就跟傻子一样。”
还有一种竞争更加隐蔽。路加一直觉得弟弟得到了更多的爱。从出生起,弟弟的圆脸就似乎更讨喜,他还很喜欢笑。与倔强的哥哥不同,弟弟特别有眼力见。每次看到爸爸打哥哥,他就会显得特别乖;听到妈妈骂哥哥,他就主动干家务。这样的努力不是白费,路加认为,弟弟成功夺取了父母更多的爱。
路加曾深深觉得,父亲的偏心在弟弟考上大学那年显露无遗。弟弟复读一年后,以高分考取了一所南方的师范院校,直接获得校方的奖学金,一下子解决了学费问题。路加记得父亲的笑声,那么爽朗,那么刺耳。“我考上大学的时候他都没有这样高兴。我是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我考上的可是人大!”
“怎么教育孩子,我们都不知道”
虽不像王猛那样决绝,但路加同样不愿意回老家。通常他会在年根到家,初二就走。“我挺理解王猛为什么不回家,回去后也是冰冷的关系。你觉得那是世界上你最愿意信赖的人,你认为那是最爱你的人,但他给你的感觉是他不爱你。这是最痛的部分。”路加说。
在大学时,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受到了伤害,路加看了很多相关书籍。毕业工作一年,路加开始研习心理学,他决定跨专业,考心理学的研究生。他太想早日打开心结,认定在自我提升的同时,更不能放松对父母的启蒙,就是难免用力过猛。那段时间,他每次短暂的回家都是在教育、批评爸妈,细数他们教育方法如何如何不得当。
2007年春节,积攒了一年能量的路加,又回到家里展开针对父母的教育大计。他的知识更加丰富,以致父母的过犯在他面前,无处可逃。
路加的父亲不识字,母亲只有小学学历。以往,在路加教育父母的过程中,他们会反复强调,你要感恩戴德,你看看邻居家的谁谁,家里穷就没让读书,现在只能种地,看看你……
这一次,已经全面启动自我防御机制的路加,随时准备好当父母再提到要他感恩时该说什么。但没想到,妈妈这次什么也没有反驳,她就在一旁仔细听着,反复搓着她那双粗糙皲裂的手,最后说:“我们没像你学过那么多东西。怎么教育孩子,我们都不知道。”
妈妈这么一说,路加愣住了。他突然意识到,父母也曾是孩子,而在他们成长的年代,没有人教他们如何做父母。“我能反思,因为我有机会学习这些。我的父母都不知道怎么做爸爸妈妈,他们只能尽力做成那样子。”
这对路加而言,是一个里程碑事件。母亲第一次承认自己的限制,承认他们做得不好。
路加对父亲一直存着更大的记恨。父亲很少表露情感。路加曾纳闷,父亲的心是不是石头做的,所以才无法感受到情感。除了爷爷去世,路加没有见到父亲哭过。
转眼又过了一年。2008年春节前,辞职考研的路加在成绩出来前回家过年。之前妈妈听到他在考心理学的研究生,对他说:“你的世界我们不知道了,你觉得好就选择吧。”
在家时,有一天妈妈出去串门,家里只剩下路加和父亲。父亲一边给路加盛饭,一边哭了。路加顿时不知所措,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父亲在自己面前流泪。父亲叹道:“咱们在北京也没有亲戚朋友,也没有人帮你。你现在没工作,也不知道考上研没有。你说你去了该怎么办?” 生平第一次,路加感到父亲原来是这样的爱他。
路加那时才接受了一个现实:父亲只是一个普通人。他哭的时候,就像一个小孩子。当他面对未知,当他看到自己无力帮助自己的孩子,那种自责和担忧,原来如此真实。
父亲的眼泪让路加的心一下子软了下来,记恨的坚壁开始松动。确认父母是爱他的,使路加一下子就有了力量。
父亲的眼泪,是他们和好的第二个里程碑事件。
“父亲不懂什么情感,他从小是被虐待大的”
路加希望走入父亲的童年。
如果用两个关键词形容父亲出生时的家庭气氛,一个是“饥饿”,一个“迫害”。路加的爷爷是“黑五类分子”,在那个封闭的村庄里,是生活圈的最底层,干别人都不愿意干的活,动辄被批斗,而且还分不到粮食。整个家族天天想着怎么才能不挨饿。
爷爷在村里处处受气,也把气带回了家。老婆打了可能会跑掉,但是儿子可以随便打,无缘无故地打,往死里打。路加仿佛看到了在爷爷面前那个无助的小男孩:“可想而知我父亲的恐惧、害怕,对情感的封闭。不能哭。他要活下去,在残酷的环境中活下去。”总结父亲的人生经验,就是“咬住牙挺过去,挺不过去你就死了吧”。
除了“爸爸偏心”,“更高兴弟弟考上师范而不是我考上人大”等心结,路加还一直记恨父亲打他。以前回家时,他总在控诉父亲如何屡次毒打他。直到后来,妈妈终于挑战他:你的记忆不准确,你爸一共打了你几次,都可以数出来。
路加奇怪,为什么感觉父亲总在打自己呢?他分析,可能是因为父亲每次打他的时候,他的情绪都糟糕到了极点,看一个土丘也是一座山,把心理伤害泛化到所有的生活中去,认为父亲总是在虐待他。被负面的情绪淹没后,所有关于父亲的记忆都被染上了仇恨的黑色。后来想想,的确挨打的次数是可以数出来的,并不像他控诉的那么多。
想到父亲儿时遭到的毒打,想到父亲四十多岁时,爷爷的一个眼神还会令他紧张。路加觉得经历过这些的父亲,在对待他时已经非常克制了。
路加看到,被逼着长大的父亲,并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的教育方式。可能只有隔绝情感,才不会感到那么痛,才能继续活下去。父亲是村里的能人,他曾试图带路加的舅舅种植果树。但是,不好好教他种果树的任何技术,就期待他会打药、剪枝,正如同也未曾有人教过自己一样。当舅舅做不好时,父亲也采用了一样的辱骂管教方式。当受伤的舅舅开始疏远他时,他也同样问:我替你负责,为什么你不感恩戴德呢?
“别无选择,只有饶恕,才可以放下”
在很多年中,路加无法原谅自己的父亲。原谅他,是否意味着他做的都对?意味着自己从小就开始遭受的伤害根本无关紧要?不!不能这样便宜了他!这不公平!
“我今天这个样子都是他们造成的。”路加认定自己是受害者,并背着这个身份走了很久,直到走不动了。但他仍不愿饶恕,似乎只要怀着一股怨恨就可以获得一种力量。
他有时觉得自己倒霉,怎么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无法接纳自己的原生家庭,可又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
当母亲承认自身的限制,父亲流下无助又自责的泪水时,路加渐渐明白,有些机会是生活无法再给予父母的。他想到《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面的一句话:每当你觉得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你要切记,这个世界上的人并非都具备你拥有的条件。
路加开始明白,他的不饶恕并不能改变父母,他的受害者心态只会让他永远无法走出原生家庭的影响。终于有一天,他愿意把审判权交还上帝,不再暗暗定父母的罪。“别无选择,只有饶恕,才可以放下。”
但饶恕并不是靠着意志力。好比告诉一个失眠的人,要靠意志力努力睡觉。这种建议非但不负责任,更是羞辱。饶恕,最终的动力来自一份怜悯和谦卑的心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点,而有些人的盲点更加突出。路加自问,他看似拥有更高明的学识和方法,但他能保证在教育自己孩子时万无一失、完美无瑕吗?他不得不面对一个令人颤抖的事实:生活的真相是残酷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有限。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谁完全无辜?
“也许我在五十步笑百步。也许我和我的父母在本质上都是一样。”路加做了一个决定:饶恕父母。他终于明白,这并不代表认同父母的做法,或者否认他受到的伤害,而是意味着,他无法因为这些伤害产生的委屈而在心理上自居道德高位。
当他做出饶恕的选择时,也做好了心理准备:饶恕的前提不是父亲先认错,他可能永远无法反思自己做错了什么,更无法理解为什么儿子会觉得受到了伤害;饶恕的前提也不是为了父亲的益处,逼他觉醒或改变。“饶恕是为了让我自己前行。”
在这个漫长的重塑过程中,路加身边一直有一个值得他信赖的支持性团体。在战胜羞耻感的过程中,他找到了不会论断他的人,使得他可以把那些觉得羞耻的事倾诉出来。这个安全的成长环境也允许他完成推迟太久的自我探索,允许他练习人际交往技能,更难得的是,允许他犯错。
终于有一天,许久没有感受到自己心跳的路加,在一个女孩面前不能自已。他的心苏醒,他开始牵挂,开始学习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开始学习去全心地爱一个人,爱一个可能伤害他的人。因着这种爱,路加对父母有了更多理解。他也认识到,爱在本质上是一种牺牲。
打开心结后,路加的步伐轻松很多。他考上了心仪的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又进修了海外心理咨询课程。今天,他成为了一名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
与父母和好是成熟的关键,前提是健全独立的人格
在心理咨询业务中,路加接触了大量角色不明的“共生”个案。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当一对八零后小夫妻与一方父母长住,如果角色意识不强,很容易产生各种矛盾。
找他咨询的,很多也是苦恼于不知道究竟谁在家里说了算。一些妻子婚后才发现自己嫁了个“妈宝”,在婆婆眼中,自己竟然成了争夺儿子的第三者。有婆婆抱怨,儿子结婚后“开始不爱妈妈了”。
在这种小夫妻和老夫妻的共生共处中,真正难过的是觉醒的一方。不愿长大的一方即便结了婚,仍旧可以继续当儿子或者女儿,不用履行丈夫或者妻子的责任,不用做决定,不用担责任,活像隐身人。但如果另一方有这个需求,就很难过了。特别当对方的父母因为扫地方法、家务习惯等问题苛责时,受伤害的一方如果得不到支持,便形成积怨。
有的妻子,则控诉她的公公在家中两个儿子间扮演财神爷的角色,他安排每个儿子何时买房,并决定老家何人何时可以来家里随便住,皆因“房子都是家里凑钱买的”。
更有甚者,从财务管到排卵。一位八零后女性婚后住在北京公婆的家中。公婆掌控一切,在催娃的过程中,公公甚至会问她:“你是不是在排卵?昨晚有没有同房?”而他们进入儿子的房间,从不敲门,来去自由。她遭受的这一切,得不到丈夫的任何理解和安慰。丈夫已经习惯了当隐身的儿子,他甚至没有学会怎么当丈夫。长久抑郁之下,她想到自杀。
听路加说得多了,父亲也开始慢慢了解一些心理学术语,比如“共生”。与父亲渐渐和好后,路加开始和他进行真正的沟通。他发现父亲也能听进去一些。他开始告诉父亲什么是家庭的界限。
生了孩子后,路加邀请自己的父母来照看孙子。有着那么多的前车之鉴,路加决定把话说在前面。他告诉父母,“你们是来帮忙的,不是来做主的。”他对父亲说,“你的主要任务是照顾好我妈。”反过来,他也告诉妈妈,首要职责是照顾好爸爸,小家里的决定要听路加夫妇的。“你们可以提建议,但是我们反对的时候,不要认为我们是不爱你,或者不重要。我们只是有不同的看法。”
在照顾孙儿前,二老已经听路加讲过很多次,很多概念他们也许不熟悉,但是听多了就有了准备。路加反复强调,“家里的事由我们夫妇来决定,不能你们来了,我们就变成殖民地,你们都要管起来。”
在路加家接受完培训后,二老又去了小儿子家看孙子。以往,他们从村里带来的固有思维是:看孩子是我的本分,你让我来也好,不让我来也好,我必须都得来看孙子。
如今,二老的心态发生了变化。路加的妈妈对小儿子说,我是帮你们看,可以帮得好,也可以帮得不好,嫌我帮得不好我就不帮。她很坦然。当她心情不好时,也会主动找她的丈夫倾诉、聊天。
虽然关于喝粥还是吃饭,吃梨还是苹果,爷孙俩经常有分歧,但是路加已经在自己的小家里建立了新的秩序,谁也不是在控制谁。
当路加的心软下来,愿意去原谅、体谅父亲时,他发现父亲也在变化,他甚至学会了自嘲。当路加指出他又想大包大揽替谁做主,甚至介绍一些他并没有听说过的心理学概念时,父亲慢慢可以接受。
“还会吵,还会伤心,但是吵都在表面,心里面知道是连接的。” 在路加个人的经历中,与父母和好是成熟的关键,这意味他不再背负着一个沉重的茧,裹足不前,无谓地消耗。
而和好的前提是健全、独立的人格。在经历了这一切后,路加终于逐渐清晰自己是谁,也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存在形式。虽然自我觉醒得晚,但他庆幸自己总算想清楚了“我要在这个世界怎么活下去”,并且敢于宣告,把自己立起来,而不是用家庭的经验代替自己的经验。
虽不相识,但路加深深明白王猛,并看到那些措辞强烈的表达,正说明他内心还有许多的悲愤未曾宣泄。尽管路还长,但作为过来人的路加想用亲身经历告诉王猛: 在面对痛苦时,我们除了按照自己的本性做出回应,过勉强生存的生活,其实也有选择的自由,可以选择饶恕。总有希望。
(路加为化名)
本文于2018年3月15日首发腾讯谷雨实验室(guyulab),经授权转载。赵晗为谷雨实验室特约撰稿人。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