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三郎,知名科普作者,活跃于果壳、科学松鼠会等场所。收到他关于《EFG做局》的读者来信,很惊喜。身为一个文艺范儿的麻醉医生,薄三郎十分幽默。“身体还没发育,所以我爱学习。” 经他同意,转载如下。
少作恶,让世界美好一点 文|薄三郎
1995年的初秋里,我成为初中班上最矮一群男生中的一员。我们坐在前排,与一堆小女生混在一起。身体还没发育,所以我爱学习。我也热爱阅读,父母给的零花钱大多被我买了杂志。杂志里的世界丰富极了,有各种彼时时髦的身残志坚、自主创业、成长迷茫、知心问答,当然还有各种广告。我被其中一则广告吸引住了,内容是关于增强记忆力并提高学习成绩的“脑力仪”头圈。没办法,我年轻时真是个爱学习的人。
我被这个简单至极的小东西迷住了。只要戴上这个头圈,再几个小凹槽里滴入独家专利、神秘配方的“脑力原液”,你便脑力瞬间激活,功力大增。总之,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我日思夜想,想搞一台试试。回家拧开电视,看到县电视台也正播放专题广告呢,好几个大哥哥大姐姐满面春风,屏幕上显露的字样提示,他们考入的可都是清华北大呢。更何况,还有中央台的邢质斌为“脑力仪”做报道呢。我拉着父母来看,他们瞅了两眼就说“假的”。我虽年幼,却读出弦外之音,“我们没有钱,买不起!”可我并不死心,最后家庭内部会商的决定还是不买。
在2014年初秋的早晨,回想起这段快20年前的经历,是因为近期财新网的专题报道《“脑神经递仪”骗局》。乍看高大上的术语与检查,不但耽误了许多人的治疗时机,还骗取患者大量钱财,这种检查及后续治疗不但无效,甚至产生了更坏的影响。
与20年前的“脑力仪”相比,他们都是一路货色。只是,当前的骗局包装极为巧妙,不但有制作精美的网站,还有声音甜美的售后服务,就连报告都盖着医生的签名章。一切的一切都提示,这种仪器检查的结果怎么会假呢?可是,当真相被揭穿后,大家事后诸葛亮般大悟:这玩意假的要命,怎么可能有那么多傻帽相信?然后,就是这样一个骗术含金量极低的医疗器械,堂而皇之被批准,被生产,被兜售,成功进驻各家医院。这台仪器的“成功”是流水线榨取利益道路的真实体现。这条流水线上,有专利审批机构、医疗器械注册审批机构、仪器生产厂家、互联网广告商、仪器销售公司、医院及医生。
没错,这样一款机器就是这些正常的机构与个人,合力完成的一件“皇帝的新衣”。纵观整件事,漏洞百出。可分摊到具体机构或个人身上,大家仿佛都没有错。财新网负责采编这一报道的记者张进,想到了“平庸之恶”这个词。
所谓的“平庸之恶”,是犹太裔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提出来的。1961年,她在以色列政府对纳粹战犯艾希曼的审判后,提出了这个概念。简单点说,"平庸之恶"是一种普遍的看似无害的恶。它不易被察觉,容易被忽视。比如,艾希曼为自己辩护时,曾强调“自己是齿轮系统中的一环,只是起了传动的作用罢了”。他遵从着彼时的法律,作为一名军人,执行并服从上级的明令而已。他是一个星期天在家侍弄花草,亲吻儿童的人,从不闯红灯,对责任与荣誉极度忠诚。他怎么会错呢?他怎么会作恶?
教育专家南桥曾写到,“阿伦特从他身上看到,恶人是一个个凡人脱胎换骨而来,从凡人到恶人的蜕变,乃因凡人拒绝思考,选择盲从,哪怕盲从的是一个不合理的乃至恶的制度。这种平庸的恶其实更为可怕,因为人人都有可能栽倒在这个坑里。”因为是平庸无常之恶,人人都可能陷入其中。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在被同化的时候不再思考。只是完成角色赋予的任务或工作,却并不思考是否利害攸关。
对普通人而言,如何不进入平庸之恶这个看似必然的圈落呢?如何坚守住底线?如何不突破灰色交易或丑陋恶行的第一步,的确需要极强的修为。或许,那位负责专利申报的工作人员,在拿到材料时嘴巴嗤笑一声“啥破玩意,这不是骗人吗?”可转念间便换了思路,“材料是完整的,符合申报程序。至于别的,我管不了。”负责医疗器械审批的工作人员,在拿到材料时嘴巴哼唧两句,“啥,这种东西也能检测吗?”可转念间便换了思路,“符合程序,给予注册。至于别的,我管不了。”负责生产仪器的更是没话说了,“有专利和审批文件,我们只是按照图纸生产,我们怎么会有错呢?”销售仪器的公司代表在拿到样机后,嘴巴里嘟囔几句,“这种东西真会有人买?”可转念间便换了思路,努力学习相关知识,向医院客户大吹特吹,“管它呢,我反正只是一个销售,我要完成指标,多拿奖金。”互联网广告商们,更是不管不顾了,“管它呢,反正他们有营业执照,只要给钱就能在这打广告。”那些开具检查的医生狐疑地皱眉,“脑神经递质怎么可能这样测呢?”可转念间便换了思路,“管它呢,我反正只要开个检查,根据报告单下结论就好了。”
就这样,一件“皇帝的新衣”出炉。可上面这些人们,褪去职业角色回到生活中时,谁能否认他们不是一位平常的父亲或母亲呢?他们专心上班,用心生活。每天也会转发点微信心灵鸡汤,顺便抨击下日渐上涨的房价,抱怨儿女入学的困难。他们不过是身边的平常人,他们只是在工作岗位上本分地完成工作罢了。何错之有呢?
张进写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面对罪恶,无动于衷;情急之下,主动参与——积小恶成大恶,这就是‘平庸之恶'。在极权和准极权体制下,恶是平庸的;你我常人,都可能堕入其中。其结果,是社会的整体沦陷。”。
我又不禁想起英文谚语“房间里的大象”(The Elephant in the Room)一说。简言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某些显而易见的事实,却容易形成集体沉默的现象。美国的社会学家伊维塔•泽鲁巴维尔在《房间里的大象》一书中,就对这种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进行了论述。人们什么都不做,什么也不说,只是眼睁睁地看着“平庸之恶”的发生发展与传播,人们视如无睹地沉默。我们不置一评,成为自以为清醒的旁观者。遗憾地是,不知不觉中,我们就是那沉默的共谋者。
还是回到“脑神经递仪”骗局这个报道。它所揭露的真相,只是抑郁或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治疗中的一个例子罢了。举目向其他疾病治疗望去,各路神仙八仙过海,展现着奇诡绝妙的骗术。比如,日渐红火的肿瘤生物治疗,本是正在研究、试验且有前景治疗技术,不少机构早已快马加鞭使之成为赚钱的工具,甚至可能毁掉一个研究领域。比如,我的一位家人因为白癜风的困扰,经常和我讨论交流白癜风治疗的信息。从他不定期发送来的医院、网址及治疗名称上,我就知道一个个骗钱新项目诞生了。
离奇度与真实度成反比。换言之,当一件事或物越发有奇效,可以包治百病,越是吹嘘的离谱,越是让你马上心动不试不快时,你最好不要轻易相信。拿医疗领域来说,当看到一家医院网站里飘动着24小时专家热线、有在线QQ号码或在线咨询专家时,你最好不要相信。那些喜欢在网站上放几段来自“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健康报、新华网权威报道”的医院,你最好先不要相信;那些喜欢提“首创”、“里程碑”、“又一高峰”、“引领全球”的宣传用语时,你最好不要相信。
我们不愿意思考,宁愿选择盲目地轻信,也不愿开动脑筋思考。我曾在《健康流言终结者》一书的序言中写到,“人其实是一种很懒惰的生物,他们会主动倾向于接受乐于接受的信息,排斥厌于看到的信息。而辟谣或阐释真相却往往会起到反作用,使得既有观点愈发被人们所接受。有种说法是,纠错反而会强化人们对错误观点的坚持。”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信者恒信!人们总是基于自己的偏好——而非事实本身的对错——来选择并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信息或观点。这仿佛自动关闭了探求真知的大门,将自己与科学事实割裂,仅相信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而对真伪对错不管不顾。所谓轻信于人,就是指相信某种有证据但又不应该有证据的说法。易于轻信的人,他们的内心世界要么极度贫乏,要么就充满陈腐和变态的想法。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奥尔波特的观点,对于那些相信流言或谣言的人来说,最迫不及待的事情就是“相信那些与他们自己所解释和预言的模式正相吻合的谣言”。
前路慢慢,审度自己已有的“平庸之恶”吧。这是让整个世界美好一丁点儿的第一步。
0
推荐